“破脑壳”旧貌换新颜 ——州交易中心帮助贫困户付举青旧房改造父子团聚
2018年11月21日,对“破脑壳”付举青来说,是特殊的一天,也是终生难忘的一天。这一天,他居住了十多年的旧房子得到了全面彻底的改造,也是这一天,他的儿子付绍弦回来看他了,分离十年之久父子俩再次团聚。“双喜临门”让付举青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。
屋漏偏逢连夜雨
永顺县泽家镇柏杨村农户付举青原本有一个幸福美满的三口之家,夫唱妇随,家庭和睦。但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打破了这个家庭的平静,中断了他们的幸福时光。2007年,付举青被查出脑部肿瘤,需进行开颅手术。手术后的他留下了后遗症,虽然大多数时候都思维清晰,与正常人无异,但病情发作的时候,他会一个人不断地自言自语,尤其晚上发病的时候,他会关起门来打骂自己的妻儿,妻儿凄惨的哭喊声远远传开,令人心碎。渐渐地,村里人再也不叫他的大名,而是给他取了个难听的绰号-“破脑壳”。
一年后,饱受折磨的妻子终于忍受不了,带着8岁的儿子离家出走了。妻儿离开后,身无长物、无人照料的付举青生活更加艰难、行为更加乖张。他不再打扫家里卫生、不断地将路边丢弃的破棉絮、旧衣物、塑料瓶等垃圾捡回家堆积起来,慢慢地,他家里堆满了破烂,俨然成了个垃圾堆;他用转角柜、水泥砖、木板支起了一张“床”,铺上捡来的床单和破棉絮,天长日久,整个床单棉絮都发黑发霉;他不再打理自己,留着长长的头发和胡子,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,经常一个人呆呆地站在路边喃喃自语;村里人也很少再与他讲话,就算与他交谈,也全是戏弄调侃之语,就连村里的小孩,见面了都喊他“癫子”,他成了全村人嫌弃的对象,“他太邋遢了,我一见他就觉得肉麻。”村民彭春这样说他。
他唯一的生活来源,就是弟弟付举刚按月送来的米和油,饿的狠了,他只能偷摘别人家的农作物,今天扯两兜白菜、明天掰几个玉米,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;住的房子因为年久失修,显得十分破败,有一次发病时,他拆除了家里所有的房门,打烂了所有窗户的玻璃,从此他的房子更加破败不堪,一直处于“四面漏风”的状态。
众人拾柴火焰高
2016年3月,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驻柏杨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。在了解到付举青的情况后,驻村工作组将他作为重点帮扶对象,严格按照评议程序,将他评为了低保户和建档立卡贫困户,并经常上门走访慰问,为他解决米面油菜等生活必需品。为帮助他解决房子“四面漏风”的问题,驻村工作组借助危房改造政策“东风”,衔接县住建局工作人员上门进行查看,但因房屋整体质量良好,未达到整修标准而没能列入危改计划。虽然实施了一系列帮扶措施,但只是杯水车薪、收效甚微。中心党组了解到相关情况后高度重视,中心党组书记、主任翟辉同志亲自上门走访调研,并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,会议决定开展一次中心全体干部职工参与的募捐帮扶活动,上门帮助付举青进行旧房改造。
2018年11月21日清晨,党组书记、主任翟辉同志亲自带队,州交易中心50多名干部职工带着新买的衣物、被褥、米油等生活物资来到了付举青的家里。现场首先进行了募捐活动,大家依次走到募捐箱前,献出自己的爱心,共募集捐款8000余元。随后,中心干部职工及柏杨村支两委干部分成房间清理、粉刷安装、场地平整三个小组,有条不紊地开始旧房改造,只见铲车、锄头、铲子、铁钳、扫把、刷子、抹布齐“上阵”,整个场面热火朝天,大家的努力感动了围观的群众,他们纷纷上前帮忙,眼前一幕幕场景也深深地感动了付举青,他先后三次跪倒在地,表达他的感激之情。
经过一整天的“战斗”,付举青堆积在家中十余年的垃圾用拖拉机分6次清运走了;所有的房间收拾得干干净净、并重新装上了房门、刷上了油漆;所有的窗户都镶上了明亮的玻璃;墙壁被整体粉刷了一遍;一百多平米的坪场用铲车平整后进行了硬化,房前屋后焕然一新;中心三位女同志齐心合力帮他捡回来的几百件衣物进行了整理、在新买的床上铺上崭新的床单被褥;帮扶干部请来理发师现场帮他修剪了头发、带他洗澡后帮他换上了新买的衣服……“你们帮‘破脑壳’什么都搞好了,现在他只差个老婆了。”村民罗国胜打趣道。
可怜天下父母心
妻子带着儿子离家出走后,就再也没有回来过。儿子付绍弦一直是付举青心头的牵挂,儿子长多高了、吃得好不好、穿得暖不暖、过得好不好,付举青时刻记挂着。“你想见儿子吗?”每次帮扶干部问他的时候,他总是流露出期待的神情,默默地点头。帮扶干部通过多方打听,得知付绍弦在县城内某汽修厂打工,但几次电话联系,付绍弦就是不愿回来见父亲。党组书记、主任翟辉同志得知情况后,指示驻村工作组一定要想办法将付绍弦劝回来见父亲一次。驻村工作组通过付绍弦的长辈进行劝说,并亲自上门做工作,终于劝动了付绍弦。父子见面的一刹那,付绍弦远远地站着不愿上前,或许童年的阴影依旧是他心里的伤痛,而付举青也不敢上前相认,十年未见,他怕儿子不愿接纳他。中心干部见此情形,轮番上前进行开导、不断鼓励,慢慢地,父子俩走到了一起,付举青开始关切地问起了儿子的近况,父子俩终于解开了心结。“你们不仅帮他屋整好了,还让他们父子重新团聚了,你们这才是真正的扶贫。”村民杨万菊在一旁感慨道。
“感谢党和政府,感谢州交易中心,感谢大家的帮助,让我们父子团圆,我一定好好珍惜大家的付出,今后自力更生,争取再也不麻烦大家了。”在大家临走之际,付举青哽咽着说道。他说得是那样真诚、那样动情,一瞬间让人恍惚觉得他似乎并没有病,他只是缺乏关爱和帮助。
“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!”“全党全社会要继续关心和帮助贫困人口和有困难的群众,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,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。”习总书记的讲话言犹在耳。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全体干部职工将责任时刻扛在肩上,用行动践行“扶贫”承诺,在精准扶贫工作中从每一件小事做起,脚踏实地、久久为功,用一点一滴的努力和付出,不断助推柏杨村脱贫攻坚步伐,慢慢催开柏杨村富裕文明幸福之花。